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前沿 > 科技動態

科技前沿

基于建筑施工中防滲漏施工技術分析

發布日期:2021-12-06 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量:822

摘要: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防滲漏技術的科學應用,對于建筑整體的質量提升以及確保建筑的安全使用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施工單位亟須提高防滲漏技術的科學運用,依據建筑的實際要求和特點有效地實施防滲漏技術,確保建筑質量達到設計預期和標準。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基于建筑施工中防滲漏施工技術。

關鍵詞:建筑施工;防滲漏;施工

中圖分類號:TU756 文獻標識碼:A

1、引言

建筑功能能為人們提供基本的生活、工作及生產場所,近些年我國人們物質條件有很大改善,其對住房環境條件也提出很高要求。防滲漏施工是建筑建設階段的重要一環,在具體實踐中相關人員要明確滲漏問題的高發部位,探索其成因,在此基礎上采用相適宜的防滲漏施工技術,不斷完善施工工藝,進而使房建工程的建設質量得到更大保障。

2、房建施工中防滲漏施工的重要性

2.1、提升建筑工程質量,促進建筑行業發展

房建工程是一個整體建筑,在整體建筑中有任何一個項目出現了質量問題,都會直接影響房屋使用,同時,防滲漏施工質量直接決定著建筑的整體質量,要想提高建筑的施工質量,按時完工交付,就需要全程把控好防滲漏施工質量。

2.2、改善居住體驗,延長房屋使用壽命

在以往的傳統建筑中,施工單位嚴重缺乏對防滲漏施工的重視,或者是受防滲漏施工水平的影響,造成滲水、漏水成為建筑影響建筑質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施工單位要加強對防滲漏施工技術的研究,在提高房屋的防水防滲的性能之外,還可以完全解決存在于建筑行業中的“通病”。

3、建筑施工中滲漏原因分析

3.1、施工因素

第一,相關作業人員的施工技術水平,對于工程的質量影響是非常大的,當其施工技術不滿足設計時確立的標準,必然不會達到設計的要求。第二,建筑外墻的飾面磚與進行打底的砂漿層粘結度不夠時,會導致外墻出現滲漏問題。第三,整體的建筑物當中,混凝土澆筑的結構柱與墻面結合的位置是滲漏問題的高發部位,當此位置出現滲漏情況時,表明墻與柱之間的砂漿配比不合理。

3.2、設計因素

一個合理、科學、有效的設計方案對于建筑的質量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建筑是否會發生滲漏問題。影響建筑滲漏問題的主要設計有給排水系統防水設計、屋面的防水設計、外墻設計、相關室內設計等。如:在對屋面進行設計時,應考慮到屋面的坡度以及排水設計,避免屋頂長期浸泡在水里,導致防水材料被侵蝕,從而失去防水效果,導致滲漏問題的出現。

3.3、材料因素

隨著時代的發展,行業的進步,施工工藝的變化導致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類別逐漸增多,建筑施工材料質量的好與壞,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建筑的防滲漏效果產生極大的影響。通常情況,重點施工部位的施工材料質量越好,相應的防滲漏性能也會更強,所以采用優秀的施工材料可以減少出現滲漏問題的概率。

4、基于建筑施工中防滲漏施工技術

4.1、建筑外墻滲漏處理

一般而言,建筑外墻不會發生滲漏問題,或者很少有滲漏問題發生,但是外墻滲漏問題卻依然經常存在于建筑施工過程中,這主要是由于施工不按規范引起的。要對施工工藝進行嚴格控制。例如:一些養護期不夠的小砌塊直接用于施工中,就很容易造成結構收縮,進而產生裂縫。必須對小砌塊進行嚴格控制。磚結構之間的縫隙施工時,應對每個孔洞進行嚴格清理,否則也容易發生滲漏問題。砂漿配比必須符合相關標準,與其它建筑材料混合時,注意避免因為混合影響到砂漿強度。外墻建筑材料在保證結構強度和防滲功能的基礎上,盡量選擇一些具有保溫性能的材料。外墻和門窗的連接間隙可以使用聚氨酯泡沫進行填充,可以采用充惰性氣體的中空玻璃或者合并使用等不同的方式,提高玻璃內表面溫度,避免使用玻璃版幅過大的落地窗和飄窗。外保溫墻面結露,可根據實際情況,在結露處擴大1m范圍內,嚴格按照原施工工藝,進行處理恢復。將原有苯板改為擠塑板處理,最好采用L形擠塑板施工,拼縫錯開,縫隙處用巖棉密實。對于夾心墻體,可將外墻面鑿開,苯板處查找是否有縫隙,如有,將縫隙處用苯板填實,最后恢復維護墻,掛鋼絲網抹灰后恢復外墻面。

4.2、門窗滲漏處理

建筑中的門窗出現滲漏的最主要原因是門窗沒有和墻體緊密砌合,在進行墻面施工時沒有做針對性的處理,在一段時間的使用后,就會在門窗與墻體之間裂痕,再加上平時雨水的沖刷,門窗與墻體之間就會出現滲漏的現象。對此,在進行房建施工的過程中,要根據建筑的實際選擇門窗的工藝,使門窗和墻體之間能夠平順過渡,避免產生裂痕問題。另外,對縫隙填充材料的選用,要選用門窗和地面兩者都可以貼合的材料,疏漏兩者的其中一個都會產生滲漏現象。

4.3、屋面滲漏

屋面是滲漏問題頻發的部位,由于屋面的功能性,許多建筑都會在屋面制作瀝青防水層,同時增設排水口避免出現屋面積水。屋面比較容易出現滲漏問題的原因:

第一,材料的選擇。想要發揮出防滲漏材料自身優秀的抗滲漏性能,需要結合建筑當地的氣候情況以及降水情況,因地制宜選擇符合實際需求的防滲漏材料,在動工前,對需要用的材料進行質量檢測,篩掉質量不達標的材料,才能達到建筑所需的防水要求及防水標準。第二,防水層的老化。防水層的老化分為腐蝕老化以及自然老化,腐蝕老化是指防水層受到了烈日的暴曬以及風霜雨雪的侵蝕所出現的老化問題,自然老化則是指防水材料到達了使用壽命的年限,從而逐漸失去防水性的老化問題。針對防水層老化的問題,需要根據當地氣溫合理選擇瑪蒂脂的耐熱度,同時應逐鍋檢驗其軟化點;防水層一定要經常維護和檢修,如果在屋面檢修中發現的問題,建議使用自粘防水卷材來進行處理。第三,施工技術問題。在施工之前一定嚴格的檢查屋面板的質量,檢測合格沒有空洞、開裂等質量問題后,清理干凈施工作業面的雜物,確保施工作業面干燥之后進行防滲漏施工,整體的施工工藝必須嚴格按照標準進行,確保施工過程中無損傷、空鼓、脫落等問題的出現,以此提升防滲漏的功效。第四,注水試驗。在屋面防滲漏工序完成24小時之后,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注水試驗,在實驗過程中觀察是否有滲漏點的出現,一經發現,確定滲漏點位置及時進行修整,修整完成之后重復試驗,直至再無任何滲漏點出現。

4.4、地下室滲漏處理

為了確保地下室不出現滲漏的現象,相應的施工人員一定重視所適用的材料,針對當前建筑情況選擇對應的建設材料。一般情況下,三元乙丙的防水材料在地下室的建設中運用比較理想,技術人員應該科學的利用該材料在地下室進行涂刷,這樣不僅能夠達到防水的效果,還能防止地下室的墻體出現老化的現象,以此提高其防水性能。另外,相應的施工人員需要做好時間的把控,并將涂料的厚度高于2mm,這樣可以使防水的效果達到最佳。一般情況下,針對地下室的建設工作,相應的技術人員需要采取比較特殊的材料進行施工,國家相關部門要求地下室的抗滲漏等級需要達到8級以上才達到標準,所以技術人員需要科學的選用材料,從而確保地下室的防滲效果。

5、結束語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會因各種因素引起滲漏問題,一旦出現,將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和居民生活質量。因此,在建筑建設的各個施工階段都要注意滲漏問題,分析不同部位出現滲漏問題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防滲處理措施。同時,力爭從施工材料、施工技術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滲漏,提高工程質量,切實保障居民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建俊.淺談房屋建筑施工防滲漏施工技術方法[J].散裝水泥,2021(03):105-107.

[2]曹建斌.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滲漏施工技術的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20(36):174-175.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高清,精品卡一卡三卡四卡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麻豆视传媒短网站官方入口